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十三五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专兼职思政课教师通力协作下,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围绕教师、教材、教法,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思政课改革的堵点、痛点、难点,提质量,补短板,在砥砺中奋进,在守正中创新。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履行学校党委对思政课实行全面领导的主体责任和校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党委书记、校长和分管校领导切实担负起提升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学校领导带头走进思政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
二、以队伍建设为抓手,打造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
强化对教师的思想引领,开展了深层次、多形式的理论学习。以“周末理论大讲堂”为契机,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线上+线下” 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先后组织党员教师赴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定远藕塘、全椒周家岗、来安半塔、凤阳小岗村等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增强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组织全体教师赴延安、湘潭、韶山参加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思政课教师暑期实践研修,派出数名老师参加国培,省培、岗前培训和访学,夯实理论功底。
坚持以思政课教学为核心的教科研导向,紧紧围绕如何上好思政课突破重难点、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师风建设等问题开展研究,把研究成果作为重要教学资源,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五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立项教研项目30多项,其中省级重大项目1项,省级重点8项;立项科研课题20多项,其中重大省级重大1项,重点5项。2021年度参加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包括 “概论课”和“思想道德与法治”两门思政课示范课堂建设,五名思政课专任教师培训,主持学校“思政名师工作室”项目。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专业特长进行理论宣讲,服务社会。
三、以改革创新为驱动,扎实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做人的工作,是直抵人心的工作,是做可塑性最强的处在“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的工作。五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按照“八个相统一”原则,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进一步探索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努力打造课堂“金课”,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育人作用;打造网络“金课”,充分发掘网络思政的育人优势;打造实践“金课”,充分激活社会大课堂的育人功能。
落实“三教改革”,上活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多年来一直坚持集体备课制度,特别是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如何进课堂、进教材和进头脑,数次组织集体备课会,踊跃参加滁州高校理想政治理论课同城联盟的集体备课活动。通过举办青年教师亮相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全员公开课,通过课评沟通交流,有效地加强了教师对思政课教学规律的把握,提高了教学技能。
2017年周慧参加全国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获优秀奖; 2018年邵雅黎团队、2019年刘燕燕团队参加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杨思羽老师参加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党史说课暨教学展示比赛获皖北赛区优秀奖。
巧用网络思政平台,上好“战疫思政大课”。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相关精神,收集梳理抗疫中的重大举措、感人事迹、生动故事,并将其中典型人和事转变为鲜活的教学案例,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时效性的教育引导,将思政课变成了“战疫课堂”,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探索线上线下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并取得一系列教学成果。
善用“大思政课”,开展实践教学。 “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近年来,思政部先后多次组织学生前往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南京雨花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博物院、来安半塔皖东烈士陵园、滁州博物馆、规划馆等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主题实践教学,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察民情,在活动实践中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知行合一显风采。2019年4-5月,思政部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系列主题活动——“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大赛展示活动,共收到各系报送的22部微电影作品。赵云鹤老师等指导的微电影作品分别获得2018年第二届、2019年第三届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系列主题活动——“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大赛展示活动三等奖、二等奖。
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参与学校 “课程思政”的课程设计与开发、教学比赛等,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叠加效应。支持思政课教师兼职担任辅导员、班主任,推动思政课教师担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担任学生理论社团指导教师、担任学生党校培训教师,推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政课建设深度融合,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打造育人共同体。
万里乘风,青山路遥。未来五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加强内涵建设,创新发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学校双高建设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