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至30日,思政部组织17名教师参加湖南湘潭大学举办的暑期实践研修班。研修班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思政故事”为主题,采取专家集中授课和移动红色课堂相结合,先后在湘潭大学聆听专家授课,赴伟人故里韶山瞻仰毛泽东铜像,参观毛泽东故居、滴水洞、彭德怀故居和曾国藩学术研究中心。
在湘潭大学学习期间,湘潭大学副校长刘建平教授作了题为《红色文化与红色基因传承》的专题讲座。他从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及特点、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及发展、湖南红色文化资源等方面阐述了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间的内在关联。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小军教授作了题为《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探索与实践》专题讲座,分享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教材内容、实践教学、校园文化、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分享了湘潭大学开发的“四史”之“恰同学少年”线上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系统。
通过研学思政课教师收获颇丰,大家追寻伟人足迹、聆听革命故事、重温党的历史、结合思政课教育教学谈体会、谈感受、谈思路。
艺术系总支书记杨孝富结合伟人成长经历感慨:湖南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此次研修踏访一片片红色热土,在红色教育基地寻根溯源,探寻背后的故事,感受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穿越课本行走在历史中,追寻伟人成长学习的足迹,领悟红色文化背后的精神力量。
教研室主任顾恩平从湖湘文化谈感悟:湖湘文化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涌现出了无数英雄人物。体现出精神内核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兼收并蓄、经世致用、实事求是。
田庆勇老师深有感触地说: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最终胜利靠的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依靠人民的觉醒和支持。靠的是我们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才能够最终实现力量对比转变。
周红柳老师结合思政教学谈到:此次湖湘研学融入的情景教学和座谈式的现场教学,让我耳目一新深受启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实时探索增加符合学生实际并让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教学形式。思政课程教学中如何更好的融入红色教育资源,特别是注重收集整理省籍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及相关资源。
沈鑫老师说,通过参观学习,更加深刻的了解到革命先烈的艰辛和伟大,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无数革命先烈奋勇拼搏而来的。毛泽东年少时就产生了让所有的中国人都吃上饭的朴素愿望,并且立志为大多数中国穷苦人民谋得幸福。为了理想,参加革命,克服种种困难和艰辛,带领中国人民彻底改变了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建立了新中国。
大家一致认为韶山行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认识上的提高,是一次理想信念、革命传统、爱国主义和“四个自信”的教育。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每个人都应该传承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思政教师,应该始终牢记职责和使命,尽职尽责,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