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聚焦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互相分享教学成果与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质量。4月22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研室在C2南108召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集体备课会。本学期《概论》课授课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教研室主任顾恩平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季金年院长、汤新芳副院长参加了会议。
本次集体备课的内容为“第五章邓小平理论”。第一个环节是由顾恩平老师作为主讲人,根据主题要求介绍自己关于授课内容的整体构思、教材内容处理、重点难点剖析、教学方法手段使用,同时对教学案例、教学资源的选择与使用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经验和建议,强调了《概论》课教学案例与教学资源的选择使用要体现科学性、规范性、准确性、严谨性,并将一些难点问题提出供大家讨论。
第二个环节与会教师根据主讲教师的讲解内容进行集体讨论,进一步探讨课堂教学设计,提出意见建议,分享经验感受,提出问题和困惑。汤新芳就集体备课会的形式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围绕如何备好课、怎样备好课,在具体的教学环节的展现上要进一步下功夫。代琳老师就思政课教学内容如何能更好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用通俗化的、接地气的语言叙述,如何让高深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让党的理论入耳入脑入心,分享了她的教学经验与感受。戴锦明、刘立峰、赵云鹤、田庆勇等纷纷就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背景、如何把握本章教学主题主线等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季金年深入浅出地谈他对教授《概论》课第五章的经验和体悟,以“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为例,一是关于本节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二是本节教学案例的选择使用,如“邓小平的传奇经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大包干精神”等;三是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要讲清楚为什么(背景)、是什么(内容),把重要时间节点、重大事件、重要理论讲清讲透。就开展集体备课会的重要性,季金年进一步指出,集体备课要准确把握教材基本精神,研究确定教学进度与内容,认真研读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教学建议》,把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融入教学,同时就集体备课形式提出具体的要求,以达到集体备课出成效、提质量的目的。
通过此次集体备课活动,与会教师统一了课程教授内容,分享了教学经验,开拓了教学方法,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发挥好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