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起来:以党史学习教育创新文化育人模式
(一)用活红色资源,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把新生入学教育安排到学校党史教育馆、红色书屋、党群活动中心等场所,推动“四史”教育落地落实。学校与日照市委党史研究院共建12个校外红色教育基地,把党团活动安排到日照烈士陵园、甲子山战役纪念馆、安哲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五个一百”红色文化工程,用100个红色故事、100个党史人物、100首红色歌曲、100封红色家书、100部红色电影引导学生知党爱党,推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二)用活新媒体技术,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学校依托新媒体,让党史学习教育“入网乘云”,构建起多样化、分层次、全覆盖的教育格局。近两年推出红色故事微宣讲、红色精神短视频展播、党史百年天天读、党史上的今天等一系列有特色、有亮点的新媒体教育内容达500多期,师生点击量达到8万多人次,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新更走心。
(三)用活学生组织,打造党史学习教育新名片。发挥团委、学生会和学生社团作用,打造一批专业水准高、教育效果强的红色精神传承小分队。其中,红色精神宣讲团深入班级、社区、企业、中小学开展宣讲30余场次,受众6000余人。“金号角”军乐团、大学生艺术团演出达50余场次,以浸润方式引领青年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发出“听党话、跟党走”的时代最强音,成为学校党史学习教育最亮丽的名片。
二、强起来:用“政治要强”锻造党建工作新机制
(一)校党委做提高“政治三力”的坚定实践者,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校党委从抓制度建设入手,不断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制度。党委书记以“两带头”“三亲自”率先垂范、履职尽责,带头把方向、抓导向,带头管阵地、强队伍,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在抗击疫情最危急的时刻,党委书记靠前指挥,带头吃住在办公室,协调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良好教学秩序。
(二)基层党建落实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推动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以院系党组织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责任清单60余项,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左右协调的基层党建工作体系。学校连续三年将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干部述职等内容纳入绩效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大干部考核评议党建工作占比。各学院党总支、党支部书记切实把好教师引进、课程建设、教材选定、学术活动等重要事项的政治关,确保了学校意识形态安全。外语学院党总支书记孔庆荣与因疫情隔离学生同吃同住14天,引导学生正视疫情、坚定信心,彰显了党员干部危难时刻的责任担当,该学院教师党支部被授予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三)认真实施教师党员“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着力打造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骨干力量。全校教师党员“双带头人”比例已达90%以上。设置党员先锋队、党员示范岗,教师党员争做教学先锋、服务先锋、育人先锋。学校获批4个省级教学团队,5人获评省级教学名师,1个团队入选“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5个团队入选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党员李娅既做党建带头人,又当学术带头人,获评山东省优秀教师、省职业教育青年技能名师,主讲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被认定为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
三、实起来:让事业发展检验党建工作质量
(一)以党建促教学,办学质量跃上新水平。在教学团队建设中让教师党员当旗手、做骨干,同时注重凝聚其他教师力量, 形成育人合力。坚持以党建引领“三教”改革,持续深化课堂革命,推进混合式、模块化、项目化教学,落实“岗课赛证”融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生考证、考级的通过率大大提高,技能竞赛获奖层次显著提升。升本以来,获山东省“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金奖等省级以上奖项402项,其中国家级88项。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升,近4年在省级教学比赛中获奖29项,获奖总评在全国350所民办高职院校中位列第8位。学校成功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4个专业全部获批学士学位授予专业。
(二)以党建促社会服务,办学实力实现新突破。学校开展“党建+社会服务”活动,一批教师党员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在服务社会中善作为、勇担当,深度融入“城市+大学”共同体建设。建立“日照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基地”等8个服务日照研究机构;助力绿茶产业发展,开发智慧追溯平台,得到日照市委及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主要领导的批示;承担日照精致城市管理综合考核服务第三方评估,建设平安社区综合管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信息平台,参与日照市河湖精细化管理。成立无人系统应用研究院,开展人工增雨、海上救援、森林灭火、城市消防等工作,研发的“吨级灭火弹”为党的二十大召开、冬奥会等提供森林安保服务。
(三)以党建促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达到新高度。党委书记和班子成员带头讲思政课并排入课程表,不断加大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支持和投入力度,推动学院和思政课建设“第一院”“第一课”。突出思政课程的政治属性与价值引领,形成了具有山外特色的思政课“一体、两线、三课、四融合”教学模式。发挥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的协同育人功能,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4门课程立项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全国高校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大赛中,获卓越奖1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5项,涌现出“山东省十大优秀学生”“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等一批道德模范和创业典型。大学生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比例达到90%以上。